盈利一路飙升,灰色沾染的趣店,想坐金融行

2025/4/8 来源:不详

编辑

谢治贤

出品

于见(mpyujian)

上周五,趣店集团发布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年第二季度,趣店集团录得总收入22.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1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1%。

几个季度以来,趣店盈利曲线持续上扬,向公众显现出稳健、扎实的迹象。但当公众被趣店演绎的新故事吸引眼球的时候,却依然忘不了趣店当年的灰色轨迹——裸贷和砍头贷。

就在不远之前,趣店旗下信贷APP来分期,就多次爆出高额利贷和哄骗大学生裸贷的风波。也一度被被消费用户多次举报,遭监管机构责令整改。

而短短两年之内,趣店却以高盈利模式,占位美头部金融科技领域,着实令人咋舌。

趣店实现收益迅猛增长的同时,是否借助旧业谋取不当利益?或是说,这次趣店另起炉灶,寻找到了稳健盈利的转机?

01借力开放平台生态,让商户和用户拎包入住

早在今年6月,趣店还夸下海口,由于公司开放平台业务增长强劲,为公司贡献了可观的无风险低成本额外收益,公司全面上调全年盈利预测:将全年净利润指引由人民币35亿元提高至人民币45亿元。

二季度财报发布后,趣店集团CFO杨家康信心稳稳地补充道:“由于开放平台业务稳健较好的增长态势,公司有极大信心达到年调整后净利润超45亿元人民币的目标。”

是什么让趣店全司上下服下定心剂,敢如此信誓旦旦地立言,难道不怕目标落空,公然打脸?

从中不难看出,此为趣店对自己的开放平台理念极其自信的表现,他们认为做好了开发平台生态,就能实现利益的稳固增长。

趣店开放式平台生态系统,将趣店转变成了一个ToB(面向业务)的公司。左边是数百家持牌金融机构,他们迫切需要高品质的互联网消费场景和用户进行金融技术业务的开展。右边是强互联网流量场景应用程序,需要流量的持续变现能力。

如果我们让对方一个一个地合作,对双方都是费时费力的,同时效果也不理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至少数百个团队才可将业务执行到位。

但是趣店的开放平台生态可以为他们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金融机构与流量场景中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实现“拎包入住”,一周后即可完成对接。

在这个分散的开放平台生态系统中,流量场景的用户不会丢失。他们可以向用户提供只有头部金融技术公司才能提供的服务,而无需投资于任何研发和大数据团队。

趣店之所以如今能打造起这个平台,也得益于之前5年东拼西闯甚至是曾经灰色的积累。

之前趣店就一直从事金融借贷服务,有不少与同行金融服务机构打交道的经验;又因为早几年里自己的业务开展,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大家知道,金融借贷是最需要实名注册、个人信息评估的,所以趣店一直主打的贷款业务,恰恰是如今开发平台生态构建的基础。

在融汇进科技金融领域之后,趣店已将开放平台作为战略重心。果不其然,自推出以来,业务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开放平台。显示在财报上的是,年第二季度,开放平台业务收入近4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8%。到第二季度末,累计服务用户约万。

而作为开放平台所需要的用户基础,也是越来越充盈。注册用户总数增加到万人左右,借款人总数超过万人,服务用户从上季度的万人增加到万人,这都是趣店在用户运营上取得的成果。

此外,趣店的其他相关业务如贷款便利化收入并未停止展开。并且为趣店实现现金流量万元,比上年增长34.8%,融资收入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但与开放平台业务相比,这两项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

可以说,基于趣店建立的分布式流量生态系统,以及庞大的未充分开发的用户基础,是使开放平台业务必将成为集团的主要增长动力。

02趣店要做AT之外的金融科技第三极?

中国目前拥有多家银行,2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60多家信托公司,这些持牌机构中的绝大部分,目前正积极开展金融科技业务。之前大家要寻求流量合作,选择很少,只能想办法接入蚂蚁和腾讯的金融生态体系。

像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从很久以前就看出金融生态运营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就在打造自己开放的生态系统,依靠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联接起商业合作伙伴和流量用户。

腾讯旗下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9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