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会计变得更智能
2025/4/8 来源:不详如何让会计变得更智能,是很多企业在实务中所追求的目标。
但如何才算智能呢?这似乎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会计”而言,其本质是基于既定的会计规则将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并进行报告,具有严谨、谨慎的天然属性,“古板、严肃”,也是很多人对会计人员的第一印象。所有这些,似乎和智能的内涵——聪明、灵动、敏捷,又有些不搭。
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却改变了这一点,并赋予了会计无限的可能性。从早期的会计电算化开始,到以ERP为代表的管理软件的产生,再发展到财务的智能化,技术进步对于会计行业所产生的影响一直如影随形,从未止步,并推动会计这一古老的学科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会计行业的未来是什么?电子会计档案、RPA、OCR等技术,如何在企业实际经营场景中展现价值?面对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冲击,普通的财务人员,又将何去何从?就这些话题,MAS对多位“年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专家委员会委员进行了专访。
MAS:
从手工账务处理到会计电算化,再到智能化会计核算,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正在新技术影响下不断变革创新。请问您怎么理解“智能化会计核算”中的“智能化”这个词?您觉得它应该有哪些特征或特点?谢维青:从内涵上来说,智能化是一个形容词,是对会计核算的修饰,指它是相较于传统会计核算的一种新形态,但会计核算的本体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式,来反映经济业务实质;从趋势上来看,智能化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主题,代表着会计核算由自动化、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迈进;从实践上来看,智能化是会计核算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借助这一手段,从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入手,来推动其转型升级。从上述三个方面出发,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智能化的一些特点:首先,它的前提应该是规范化和标准化,这是智能化得以运行的基础。这正如针对会计核算,有一套会计准则、核算办法等,那么要做到智能化会计核算,在会计准则、核算办法的基础上,也必然要有适合智能化运行的既定规则,这些规则可以是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或管理要求等等。其次,智能化的本质是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型,是信息技术驱动下对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是支点,经济活动是内核,数据则提供了天然的动力。最后,终极的智能化或者说智慧化会赋予会计核算根本性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支撑其打破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将会计核算从传统的核算场景转变为以业务场景为核心。王春焱:
随着产业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推进,现阶段提升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主要的抓手是通过更多的“直连”、“去中间化”来推动底层信息标准化。如通过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解析,推动行业物料信息编码标准化;通过金税系统直连推动税务相关信息标准化;通过银企互联推动交易银行结算数据标准化;通过与大客户采购系统直连推动订单交易数据标准化……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大宗商品贸易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会计源头信息的唯一性、不可修改和可验证。底层信息的标准化程度提高,会推动减少数据生成环节到会计记录环节的二次加工和多环节加工环节,直至将大多数中间环节取消。随着这个进程的演进,为在中间环节方便记录、加工数据衍生的IT技术如RFID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