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兴趣和薪酬发生矛盾,大学生们如何选择
2025/4/8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09-:41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周梦洁王家维
网络问卷调查显示:七成大学生找工作与专业对口,超过50%的人第一考虑是薪资(见9月6日海宁日报8版报道)。但在现实面前,这两者不一定会鱼与熊掌兼得。那么,当兴趣和薪酬产生矛盾时,对人生第一份工作,大学生们又会如何选择呢?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四名应届大学毕业生。
曹梅佳22岁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跨境电商专员
“找工作兴趣肯定是最主要的,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想想就很痛苦。”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市场营销方向的曹梅佳坦言,相对于薪酬,兴趣才是她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
大二时在特斯拉做市场营销,大三时在阿里巴巴做平台运营,如今在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做跨境电商,无论哪一份工作,曹梅佳始终坚持着,要做就做自己喜欢的事。
“互联网或者高科技相关的工作,一直都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我找工作的方向。”对于自己喜欢的工作,曹梅佳充满自信,“刚毕业后的三年,大学生的薪酬差距不会太大,应该不会和兴趣产生太大的矛盾,而且我也相信自己能找到兴趣和薪酬兼具的工作。”
早上9点半上班,晚上10点左右下班,几乎每天都要加班的工作状态并没有让曹梅佳感到厌烦或者想要退缩,相反,充实的感觉让她乐在其中。她说:“虽然也会辛苦,但是我喜欢的工作能够给我成就感。”
小金23岁曾是上海某大数据公司销售
8月24日早晨,刚入职不久的小金鼓足勇气,走进人事部的办公室,向经理递交了辞呈。“我就先撤了,扛不住了。”回忆起辞职的那个早晨,小金的心情很低落。而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小金之前费了大力气,过五关斩六将才进的单位,也是业内知名的互联网大数据公司。
今年23岁的小金家住海洲街道,前不久毕业于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意大利语专业。从今年4月起,他就在这家公司的上海分部实习,做一名销售。这家公司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我喜欢互联网,喜欢IT,它的发展前景也很好。但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所以我打算先从互联网公司的边缘岗位做起,再慢慢锻炼。”
小金选择做一名销售,但销售这个岗位对人的交际能力要求较高,而小金又比较内向,无奈之下,小金只好调换岗位成为客户执行,主要负责客户对接和服务。不是专业人士的小金渐渐感受到了压力,专业人士一份汇报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他需要花上比别人多两倍的时间。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以外,小金的经济压力也不小。小金每月要将一半的工资缴纳房租,而租的也是小隔间,9平米。再加上吃吃喝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吃一次水果对我来说,都算是奢侈的。吃什么都要掰着指头算一算,毕竟我还是想攒点钱急用。”小金苦笑着说。
小金觉得,虽然自己打了退堂鼓,但工作的前景和兴趣更为重要。只是现实的压力暂时让他作出妥协。不过,小金这几天在广投简历,准备找一家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在工作中慢慢锻炼能力。
许瑶佳22岁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家住长安的许瑶佳今年6月刚从宁波工程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她就已经在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也算是提前物色好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节奏非常快,特别是年审期间,加班出差是常态。”许瑶佳如是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相对于普通财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性更强,具有挑战性。虽说初期薪酬不高但发展前景好,同时也意味着今后能够有较高的收入,这也是她选择这份工作最主要的原因。
“要说兴趣的话,比较喜欢艺术类工作,比如摄影等等,但找工作时包括刚进大学选专业时都没有考虑兴趣这个选项。”许瑶佳向记者解释,她一直认为不能把兴趣当成职业发展。在她眼里,当兴趣变成谋生的手段后,生存的压力会让原本轻松喜悦的事情失去原有的意义。
于她而言,薪酬与兴趣两者中,薪酬显然是首选。“工作原本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让我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兴趣的发展。”
徐心怡22岁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小学教师
8月27日,徐心怡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的大门,从此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
对于湖北理工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的她来说,这份工作专业对口,但却不是完全按照兴趣的选择。“其实,找什么工作在大学选专业之初就已经考虑好了。”她告诉记者,原因之一是家里有亲属也是老师,能够在工作方面给出相关指导。其次是因为这份工作相对稳定。
她说,每一行都很辛苦,首先要保证薪酬能够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如果连自己都养不活又何来兴趣?
她告诉记者,自己其实比较喜欢油画和舞蹈,但是很难以此为职业。“现在平均每天三四节课,虽然忙碌了一点,但寒暑假的假期可以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记者手记: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并不算难,难的是找到一份既让自己喜欢,同时还要有可观收入的工作。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届毕业生们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考量。记者采访发现,开拓型、创新性的人才更愿意选择自己的兴趣而放弃安稳、甚至起初薪酬较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