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业财融合的内部控制分析
2025/4/22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前言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大数据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捕捉、处理内部控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资源,提升企业分析、判断风险和机遇的能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是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大数据背景下内部控制概述
1、内部控制的定义
业财融合是指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业务与财务工作的高度结合,企业财务人员对企业组织结构、业务部门运营情况进行全面性分析,科学合理地将财务管理工作引进到业务工作中,帮助企业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通过对现有的资金以及经济活动的管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风险,为企业业务活动提供信息支持,避免因为财务问题产生经营风险。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它们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其中业财融合通过丰富风险评估路径、改善信息与沟通渠道、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控等方面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提高内部控制质量。
2、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内部控制是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数据支撑,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对企业的发展决策有着较大的影响。借助标准化、规范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可以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有效避免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管理层为了经营成果指示财务人员造假;或者财务人员串通舞弊现象的发生。
(2)内部控制有助于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基础,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下,企业经营管理需要面对来自多个方面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企业层面以及业务活动层面的各种不确定事项进行预测、分析和确认后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与应对。同时通过内部控制的制衡与约束,实现各个生产环节、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切实解决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3)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协调各部门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借助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内部各模块合理运作,帮助企业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企业决策建立在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基础上,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二、业财融合视角内部控制分析
1、财务与管理融合度低,缺乏全过程风险管理
大部分企业员工缺乏业财融合意识,财务与业务部门相对独立,一方面财务人员缺乏了解企业业务内容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即使一部分财务人员接触了公司业务,但流于形式,对企业整体业务流程没有实质性了解,企业预算管理仍处于理想状态,偏离实际。基此背景,财务部门提供的预算及分析很难为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支持,难以实现对风险的事前有效预测。
由于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大多套用历史数据,使得预算目标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同时业务部门很少参与对自身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不利于预算考核工作的实施,无法实现事中的有效监管。传统的财务管理局限于对资金流的监督和管理,忽视了对业务部门的预算资金实际使用数据的采集,与企业业务脱节,无法通过足量的财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未能达到事后的有效反馈。此外,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财务知识,而财务人员对管理层决策参与度低,无法有效运用财务分析风险,发挥财务的真正价值,达不到对企业内外部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有效控制。
2、内部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职权分散、各个部门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的信息沟通系统和数据标准,财务、业务数据分散,部门之间无法达到有效合作,工作效率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数据链接性差,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难以对内部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统计,将前端的业务数据向末端财务信息转化占据了财务人员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影响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便于大数据处理和分析。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相互割裂,导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交流缺乏特定的平台,影响了业财融合的进度和管理层决策的效率。此外,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都要需要通过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实现,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