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工男到CMA讲师的修行之旅,不经历风

2023/7/26 来源:不详

儿童白颠疯怎样治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716/4657304.html

李老师,CMA讲师中南大学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已通过AICPA、CMA考试,拥有多年财务教学经验;担任深圳某企业财务总监,熟悉企业财务规划、预算及融资工作。现任CMA全职讲师

Q1李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您的大学本科是在中南大学学习数学与统计专业,您后来是怎么转行进入到财务领域工作的呢?

李老师: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其实找工作都比较盲目,那时候还不知道要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就是在学校等通知,深圳有很多比较大的科技公司会到学校招人,我按部就班的投了简历,被深圳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录用了,公司内部划分岗位后我进入到了资材部做生产计划控制。作为应届毕业生,一个月的薪水大概是元,那时候觉得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去了深圳。

当时的工作内容是在工厂做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天的工作需要催收物料,然后安排生产车间的工人按照销售指定的时间及时完成生产。这份工作做了一年多,工作完成得也很不错,还拿了很多次“优秀员工”,但是可能年轻的时候大家都会有很多想法吧,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前期想法多一些,换来换去可能也算正常吧。工厂属于资本密集型,每个人发挥的作用都很重要,整个制造行业对于社会来讲也很重要,但是那份工作对于我个人的选择和成长来说感觉前景不是特别光明,就想要做出改变!

当时听朋友讲财务的转型会稍快一些,因为我本身是学数学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强,所以想通过考证来转型。最初考虑的是中国的CPA,但中国的CPA时间跨度太久,一年只能考一次,而且有6门课,那个时候我们工作还是比较辛苦的,早上七点需要赶到班车点坐班车去公司,如果赶不上班车的话肯定会迟到,所以六点半就要出发,晚上九点半才会回家,学习的时间非常紧张,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所以如果考中国的CPA转型的时间就会很久了。后来又了解了ACCA,因为科目较多,所以时间跨度也比较久。

年,美国的注册会计师AICPA进入中国不久,我了解到美国的这个考试每个季度都可以考一次,也就意味着一年有4次机会,而且只有4个科目。但是那时候我完全没有财务基础和经验,学习资料也很少,考试是全英文的,到美国去考需要办理美国签证,再加上考试报名费,整个考试的成本还是很高的。世界上的事可能都是这样,金钱和时间总是需要做一个取舍,我当时就决定还是要多做一些投入,把这个证书尽快考下来,所以当时还和朋友借了一点钱。

在我工作第二年的端午节前我辞职了,刚好也有同学在深圳大学读研究生,他们宿舍有空铺,我就搬了进去。刚开始的时候楼管还会检查,后来因为我每一天都是很规律的早出晚归(朝九晚十,每天大约学习10个小时,后期12个小时)去图书馆读书做题,后面和楼管都熟悉了,想一想也是很难忘的一段经历!整个备考过程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第一次学财务,很多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再加上投入的成本巨大,比较幸运的是我去美国考了两次,第一次考了会计和税法,第二次考了审计和商业环境(这部分和我们的CMA管理会计的内容有很多交叉内容),都很顺利的一次性通过了。

当时深圳的私募资金开始火起来,我的一位朋友他的经济实力挺强的,就成立了一家私募公司,邀请我去和他一起做私募,但当时我还不是很懂投资,害怕让投资人的钱“打水漂”了,当时就没有去,开始做AICPA和CMA的教学。

教学做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我朋友的那一家金融公司做的也不错,又一次强烈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公司,我去了之后接触到金融的业务,觉得金融对于整个社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时深圳的金融市场还不太成熟,我非常想搞清楚金融究竟是怎么回事,就去考了北大的汇丰商学院,汇丰商学院在深圳有校区,师资力量和北大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需要去北京上课,也很方便。现在我和朋友一起做的这家创业公司(深圳千分一技术有限公司)是当初从事第一份工作时的老同事,他做供应链的年头也很长了,想要自己做产品,我帮他进行融资,筹备资金和人力,做了这家公司的财务总监。

Q2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CMA,并开始学习和考取CMA的呢?李老师:年到13年的时候,在国内报考AICPA的人很多,很多培训机构都缺老师,我自己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在论坛上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所以一家机构就找我来做老师,当时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我的学员都是在企业工作的经理级别以上的在职人员,还有比我年纪大很多的人,所以做了很多的准备。没想到第一次讲课反响还很好,所以后面我不论换什么样的工作,讲课这件事还是一直坚持在做的。后面我就开始了AICPA的授课,当时那家机构也开设了新的课程就是CMA,那时候CMA的老师也很缺少,机构在外面招了几位老师,可能是因为外面的老师不够用心,所以学员的反馈比较差,有一次一位讲CMA的老师没到场,无奈之下我就被“抓去顶包”了,我当时还没有考CMA,但是CMA和AICPA的BEC那门科目比较相近,我去讲课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把这门课接下来了。

当时有学员问我有没有考过CMA,我心里还很紧张,害怕被人家质疑,就解释说“我没有考过CMA,考过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结果这位学员不是来“找麻烦”的,是来表扬我的,他反馈说觉得我很有经验,讲课很贴近考试,很好理解。

要教这门课肯定还是要自己考过,才能更了解知识和考试,给学员更好的指导,所以我很快也去考了CMA的英文考试,虽然核心内容差不多,但是CMA比AICPA—BEC的基础上还多了不少的内容,因为有了AICPA的基础,所以上手也很快,我把CMA的两本教材看了一遍,教材上的习题做了一遍,也没有做更多的题目,就去参加考试了。在考场上感觉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时间非常紧张,毕竟没有经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只做了每章课后的20几道题目。(小博温馨提示:学霸基础好,一般人莫参考。)

Q3我们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学习实现跨专业的就业,但现实情况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您能结合您的经验对于想跨专业就业的同学提出几点建议吗?李老师:首先第一点,我非常不建议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脱产进行考研或考证书,因为我也了解到有很多学生会在毕业后不去找工作,把时间全部放在独自学习这件事上,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脱节。还是要先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然后思考可以投入进去的资源有多少,如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的话就要立刻去调整了。

以我的例子来看,我结束第一份工作准备转型的时候,我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就是半年,如果半年后我去美国考试有考不过的情况,我肯定也会先去找一份工作,以后再继续考试,不可能和社会脱节,我去考北大研究生的时候也是边工作边学习,白天工作,晚上抽时间做联考题,不需要特别密集的时间比如一年去准备,只要提前规划好了,比如提前半年或一年,每天晚上抽出一些时间学习,比如三个小时,坚持下去也会准备得差不多的。

现在的社会和年之前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说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从这个时间开始信息和咨询突然就开始发达了,原来信息都非常闭塞,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想不到要到外面去,但是后来我认识到的一些就业比较好的朋友,发现他们当时并没有守株待兔在学校里等,而是跑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去自己找工作。现在的市场情况如果想要跨专业就业一定要提前开始规划,在学校的时候就要了解行业,了解你未来想从事的岗位情况,工作内容和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校的时候还是可以低成本试错的,不能闭门造车,否则毕业时肯定会慌了,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