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文科凭啥也要建实验室
2025/3/28 来源:不详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陈彬
“您好,我刚才和学院老师联系了一下。学院的人好像也不是特别清楚,但实验室好像是有的……”电话那头,一所“双一流”高校的工作人员回复记者。
她口中的“实验室”指的是这所高校不久前设立的一个文科实验室。而这句回复中的两个“好像”,则体现了这个实验室在该校的存在感。
实际上,自上世纪末国内就开始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而时至今日,社会公众乃至高校内部人员,对于文科实验室还有很多疑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就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反问:“文科还要建实验室?”
从“台账”到“大数据”
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的身份外,牛华勇还有另一重身份——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传播实验室主任。而这已是他建立的第三个文科实验室。
“我们已经‘更新换代’好几次了,全球传播实验室是最新的。”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牛华勇讲述了他的文科实验室“建设史”。
据他回忆,这个实验室的雏形是很多年前,学校为会计专业学生制订的实训计划。“最初计划是准备一堆台账,让学生通过手工做台账,锻炼他们的会计实操能力。”
但学校很快了解到,市场上已经有了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可以将手工台账升级成模拟电子做账,而这些软件不仅可用于会计做账,还有适合其他专业的“沙盘推演”等内容。因此,一个涵盖贸易、会计、营销、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内容的实训中心很快建成了。年,该实训中心成功申请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牛华勇将这段时间称为实验室建设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的开端是年,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时,我们的数据处理多了起来,并开始与市场机构和企业合作,获得了大量的真实金融市场数据,同时引入很多先进的金融数据处理软件和技术。”牛华勇说,此时的示范中心已经类似于一个“技术处理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实验室从普通数据处理演变为大数据处理,实验室也进入了第三阶段。“现在我们实验室遵循的逻辑是基于在互联网各平台上的大数据抓取,通过机器学习训练,提炼出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形成学术论文、撰写咨询报告或作出决策参考等。”他说。
记者发现,牛华勇的经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几乎所有受访的文科实验室都经历过类似的历程。
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科学综合实验室虽然年才正式命名,但据该实验室主任王娜介绍,多年前他们已经开始建立数据处理类实验室,并在近年引进了虚拟仿真类的教学软件,形成了现有的实验室规模。
与之类似的还有教育部首批文科实验室之一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实验室主任范英告诉《中国科学报》,该实验室是在北航“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基础上发展建立的。该中心最早建立于年。
即便是在国家层面,对于设立文科实验室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
上世纪末,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分批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成为国内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开端;年,11所高校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在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将启动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年,教育部公布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名单,30个高校文科实验室入选……
在这一大趋势下,国内各省份乃至高校自身纷纷成立文科实验室。
在公开资料中,记者没有查到目前国内高校文科实验室数量的具体数据。但在不久前,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该省高校实验室体系建设名单,仅山东大学一所高校就有9个文科实验室入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日益重视,外界往往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高校文科实验室是在主管部门的一纸令下,各校‘闻风而动’的结果。”牛华勇直言,事实上,文科实验室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人文社会科学早已开启了与理工学科的融合。这也决定了借助实验室模式,将某些理工科研究手段和范式融入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从这个角度说,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只是‘顺势而为’之举,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科融合的大趋势,这说明了文科实验室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牛华勇说。
文科实验室能干啥
除了“为何要建”的疑问外,关于文科实验室,公众还存在另一个疑问——文科实验室能干啥?
“在我的理解中,文科实验室的‘实验’有两层含义。”范英告诉记者,首先是引入理工科实验研究的方法,建立针对文科问题的实验环境和实验平台,将一些新政策或管理措施在实验环境中进行模拟仿真,并作精准论证。
其次,对于很多社会经济问题而言,现实世界可以看作一个大“实验室”,但这个“实验室”的输出数据太大、太庞杂,很难获取有效信息和因果联系。“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将‘现实世界’作为实验室的一部分,把其中的大数据处理和智能推演部分放在文科实验室里,目的是对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和优化。”范英说。
以该实验室正在进行的碳市场相关研究为例,目前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模拟系统,可对碳市场各环节和部分的机制设计进行推演。“包括配额怎么设计,不同配额对不同区域有何影响、对不同人群又有何影响……这些都能在实验系统中进行效果评估和压力测试。”范英说。
根据北航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网站公布的内容,仅年以来,该实验室拿到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就有十几项之多,涉及碳减排、能源安全、电力系统优化等诸多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高校文科实验室中,既有如北外全球传播实验室、北航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这样以科研为主体的实验室,也有大量并不承担太多科研任务、以服务教学为主要任务的校级综合实验中心或学院级别的专业实验室。王娜所在的社会科学综合实验室便属于后者。
“我们几乎不承担什么科研任务。”王娜告诉《中国科学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通过引入仿真类或分析类教学软件,服务学院的本科教学。“因为目前的课堂教学往往理论性过多。我们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实地观察实践外,更需要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事例,培养其职业素养。”
事实上,即便是以科研为主要任务的文科实验室,也几乎都承担着相当数量的教学任务。比如,北航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便承担了全校性课程“碳中和能力提升计划”的部分实验教学任务。针对目前高校文科实验教学在文科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现状,部分高校已着手建立“多层次、多模块”的实验课程体系。
据记者了解,北京联合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就根据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了基础平台系列试验、专业应用系列试验、创新拓展系列试验等课程,以课程体系建设支撑文科实验教学发展。
变成“机房”的实验室
既然文科实验室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中的作用如此重要,为何却总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谈及文科实验室存在感弱这一现象,牛华勇笑言,记者能找到他仅仅是因为委托的“中间人”恰巧参观过他的实验室,否则“你不一定能找到我”。
“在学校里,学生一般要比老师更知道文科实验室的存在,因为学生可能会在实验室上一些课程,但老师们并不一定